城院校友|沈真民学长——在行业中深耕与探索
发布人:刘杰 发布时间:2025-05-17 23:15:48 浏览次数:1021
有这样一位校友,他从城院出发,在土木工程领域深耕不辍,用实践书写着自己的职业华章,他便是 2014 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沈真民。
大学时期,沈真民学长深受其高级工程师父亲的影响,深知实践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关键地位。因此,从大一的寒暑假开始,他便踏上了实习之路,在施工、监理、安全管理等多个岗位上历练自我。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不仅让他亲身体验了行业的工作节奏与要求,更为他之后的职业发展筑牢根基,使他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对员工学业成绩与实践经验并重的期待,尤其在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浪潮中,他更是深切体会到从业者持续探索新出路、秉持终身学习意识的紧迫性。
步入行业后,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沈真民学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他敏锐地察觉到新技术对行业的巨大冲击,以 AI 技术为例,他积极自学相关知识,如 AI 自动化、AI 智能体等工具,并将其巧妙应用于工作实践。过去繁琐耗时且易出错的项目文本替换工作,在 AI 的助力下实现了效率与准确性的双重飞跃,这让他深刻领悟到,发现工作痛点并探寻技术解决方案,不仅能提升个人价值,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这一切努力最终也都会在职业回报上得以体现。
“厚德笃行” 的校训一直是沈真民学长前行路上的明灯。作为理工科学生,他深知务实精神的重要性,时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确保所学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同时,他亦珍视人文浪漫所带来的思维活力,避免陷入思维僵化的困境。学院实践至上的氛围,更是让他坚信 “知行合一” 是工科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贯穿于他的学习与工作始终,成为他应对各种挑战的精神支撑。
在沈真民学长眼中,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可归结为 “精通” 与 “融合”。当下,普通工程师面临着被 AI 替代的风险,但那些精通技术、具备管理才能且能协调多方资源的复合型人才却难以被取代。他指出项目负责人需统筹工艺、结构、施工等多专业领域,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还需涉及人性与协作,这些复杂且综合的要求,是 AI 难以企及的高度,而这也是从业者应努力追求的方向。
回首来时路,沈真民学长充满感慨,他为学弟学妹们送上诚挚建议。他强调筑牢专业根基是学习的基础,确保学业扎实才能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同时,他鼓励学弟学妹们探索多元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挖掘兴趣与天赋,拓宽自身发展的边界。他还提到学校是宝贵的平台,可通过辅导员联系行业前辈,汲取实战经验,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最后,他强调永葆好奇心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求学与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
大学是试错与成长的黄金期,压力相对较小,沈真民学长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段时光,深耕专业,大胆突破边界,不断拔高自我层次,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无惧 AI 等技术变革的冲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初审:尹婧涵 复审:黄宏涛 终审:曹镭)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29 传真:0769-23382529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