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 智造未来——城建与智造学院院长为机制学子开讲“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林家驹 发布时间:2025-04-03 15:43:42 浏览次数:490

为深入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把握时代发展脉搏,2025年4月2日,城建与智造学院院长刘甫以“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在8A403、405教室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第一课”。课程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攀科技高峰。


课堂上,刘甫院长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切入,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先进生产力形态。”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新质”体现在新型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上。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未来将成为新型劳动者,需要掌握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如人工智能、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并且要适应传统劳动对象的数智化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劳动对象。

在智能制造方面,刘甫院长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和特征,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推动了生产方式的革新和效率的提升。学生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等,将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


刘甫院长结合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国际案例,指出智能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载体,而机械学科正是推动智能制造落地的核心领域。同时,刘甫院长以国产大飞机C919的精密制造、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工业机器人自主化研发等为例,剖析了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突破路径。“作为机制学子,你们未来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难题,更是突破‘卡脖子’困境、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国家命题。”

课程最后,刘甫院长深切寄语学生“以工匠精神铸就大国重器,以创新思维赋能中国智造。“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想革命。希望你们在追求卓越技术的同时,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工科人才!”


此次“思政第一课”不仅为学生们传授了专业知识,更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智能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尹婧涵 复审:黄宏涛 终审:曹镭)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29 传真:0769-23382529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