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学子于2024年国家级节能减排大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人:林家驹 发布时间:2024-09-07 14:43:31 浏览次数:834
国家级节能减排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社会实践调查竞赛。
其中,我院铮铮学子也在这众多的参赛队伍中勇争前列、不负期待,于这场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喜人的佳绩。
现在,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英姿和成果吧!
队伍 Ⅰ
作品名:一种高效的光催化体系产氢装置
成员介绍:
参赛队员:何豫鹏,李海欣,杜宇聪,李国镇,梁斯诗,李立楷
指导老师:张燕
作品简介:
本装置为一种高效的光催化体系产氢装置,该系统由光催化体系、搅拌系统和检测装置组合而成。该光催化体系氢气发生装置的核心技术是光催化体系。光催化体系由有机金属配合物,光敏剂,牺牲剂和水组成,成本低廉且容易制备。搅拌系统可让使反应进行的更加充分。将光催化体系装入封闭的玻璃装置,当紫外光照射到氢气发生装置,氢气发生装置内的氢质子通过光敏剂和催化剂协同作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光照时长10 h时,该光催化产氢的TON(催化效率)可以达到上10000以上。
队员感想 :
在刚刚揭晓的全国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们团队荣获了宝贵的国家三等奖!这不仅是对我们无数个日夜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对绿色梦想与科技创新不懈追求的鼓舞!
我们深知,每一次耐心的制备,每一次严谨的操作,每一组变量的尝试都是向可持续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从一组组数据的总结分析,再到最终作品的成型与展示,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感恩同行,携手并进。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张燕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奉献,是您的专业与远见,为我们的项目插上了翅膀。更要感谢所有评委与参赛者的认可与激励,是这份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比赛的向前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更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
队伍 Ⅱ
作品名:“碳"索未来,校园先行:低碳校园路径研究-以东莞城市学院为例
成员介绍:
参赛队员:姚俊朗、戴展庭、陈嘉欣、谢梓悦、彭科
指导老师:刘敬贤、周新萍
作品简介:
以东莞城市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校园碳源和碳汇的形式,并利用碳源碳汇模型对校园的碳排放进行了量化计算。研究显示,校园年均碳排放总量为25,853,319.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₂),其中电力消耗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占比超过90%。此外,校园还面临用水量大、雨水回收利用率低、交通碳排放多以及植被维护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包括光伏发电、水回收规划、交通线路优化和建立碳汇区在内的低碳路径。通过实施这些方案,预计每年可以增加685,104.47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并实现年均1,946,184.3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的节能减碳效果。特别地,报告结合东莞城市学院的特点,提出了“三山一湖”碳汇区的概念,旨在为其他学校提供低碳校园建设的参考。
该研究不仅关注了如何减少校园碳足迹,同时也着眼于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开发特色课程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低碳理念的传播。
队员心得:
通过研究东莞城市学院的低碳校园路径,我们了解到在校园这样的小型社会单元里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性。东莞城市学院的年均碳排放总量达到了25,853,319.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来源于电力消耗,这表明了电力系统改革对于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同时,校园内的用水量大、缺乏雨水回收利用,以及交通管理和植被维护方面的问题也突显了校园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项解决方案:通过安装光伏板来减少电力消耗带来的碳排放;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优化交通路线,减少车辆行驶距离和时间;以及建立碳汇区,提高校园内的植被覆盖率,增强自然界的碳汇能力。这些措施预计能够每年增加碳汇量至685,104.47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并减少碳排放1,966,122.25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校园作为教育机构在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方面的作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可以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为社会的绿色转型作出贡献。最后,研究指出未来校园低碳发展的方向还包括智慧校园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使校园更加智能化、绿色化。
总结:
大学生活中充满机遇和挑战。积极参加各类赛事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还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每一场比赛都是自我超越的机会,都是我们大学生展示自我才华和拼搏精神不可或缺的平台。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奖项,更在于我们在过程中成长的每一步。在此也衷心希望、支持有更多的有志城院学子能踊跃加入到各项赛事的参赛队伍中崭露头角,在为城院争光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初审:梁斯詩 复审:曹思园 终审:曹镭)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29 传真:0769-23382529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