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原文·悟原理·谈心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员学习心得分享第八期

发布人:陈琬清 发布时间:2022-11-16 22:28:31 浏览次数:550

只有深入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生活面貌和真正的需求,经济快速发展不忘造福百姓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

——陈琬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记录了习近平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开启了“思想之窗”,指明了“致胜之道”,开辟了“复兴之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城建与环境学院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以下便是陈琬清同志的心得分享:

近期了解了很多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容,不管是在开展小组会前的党课分享还是平时浏览学习强国,都能不自觉的了解到一些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在我看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记录了我们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现如今新冠疫情形成的复杂局面。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引了我们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时,最令我感触的是本书的第三部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五篇演讲中,我发现人民这个词出现的最多次,我从习近平总书记每次的演讲中都能感受到总书记真真切切想为人民办实事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按现在的话来讲,或许是曾经淋过雨,所以才想给别人撑伞吧。只有深入群众中去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生活面貌和真正的需求,经济快速发展不忘造福百姓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

不难看出,党一直以人民为中心制定了各种路线、方针、政策。之前,土地革命是为了满足人民拥有土地的愿望,与人民分享革命胜利成果。接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使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再到现如今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巨大突破。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诫我们“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今局势复杂多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也提醒了我们必须戒骄戒躁,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不脱离人民群众,也不要因为获得短时间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最后,看完这一整个部分的内容,我深刻的理解到我们国家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而是人民群众通过努力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同时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现如今,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也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学校,我应该积极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在工作上,坚持完成好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绝不推脱和懈怠工作。出到社会,我也会积极地投身于各项志愿活动中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争取以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文稿:陈琬清

图片:陈琬清

编辑:李斯琦

初审:薛慧娜、莫淑柔、林佳仪

复审:卢钦

终审:曹镭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29 传真:0769-23382529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